过去的五年,是县科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进步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县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立足主责主业,为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普阵地提标扩面。建立健全镇(街道)科协组织体系,全县9个镇、3个街道和郎溪经济开发区均建立以“三长”为代表的一线科协组织;建成郎溪县首个社区科普馆(建平社区科普馆),建立防震减灾科普馆、人防教育馆、自然展示馆、气象科普馆等多个科普类场馆,全县新增市级科普教育基地5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处;创建省科普示范单位10个,省科普示范社区6个,省级示范农技协4家,构筑了多样化科普服务载体;注册科普志愿者达10170人,转发科普中国753万条,活跃人数累计26047人次。
科普宣传成效明显。连续三年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被省科协评选为2018-2022年度安徽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成功创成2022-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郎溪发布等媒体开设“科普之窗”等栏目,积极推进科普中国、科普APP等平台建设;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与小发明创造、小科技实验等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省市各项赛事中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
科学素质全面提升。抓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发挥现有科技场馆作用,定期向全县中小学生开放;抓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千名党员学科技”活动24场,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36场,惠及农技人员1500余人次;开展防震减灾、气象科普、食品安全等科普讲座200多场,学(协)会进社区、企业和乡村等开展食品药品、心理健康知识等讲座120余场,有力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
科技人才不断汇聚。完善科技人才库建设,全县从事卫生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保、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高级专业科技人才已达100多人;着力打造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成立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136个,注册科技志愿者1486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660场次,项目活动140场次;通过学术交流、优秀科技工作者举荐等方式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30余名科技工作者获得省市表彰,全县涌现出一批专业层次高、服务意识强、示范效应明显的优秀科普带头人。
典型案例持续涌现。实施优秀科技人才风采展示工程,通过走访慰问、召开专题座谈会、媒体宣传等形式进一步畅通县科协与一线科技工作者的沟通渠道;广大科技工作者聚力创新,在加快转型发展中闯新路,在推动创新创造中打头阵,新增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2名,安徽隆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4年安徽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省级宣讲名单;坚持把服务和联系科技工作者作为基本职责,强化品牌创建,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力量有效彰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加快科研转化新成果速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户24家;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7家,建成省级研发平台28家,推动校地企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7项;推进“千名党员学科技”活动,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科普惠民乡村行、智爱妈妈行动、农村少儿爱科学等科普活动;承办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流动科技馆”郎溪县巡展工作,累计观展达2.9万人次;举办“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积极倡导科学家精神。
融入中心积极有为。始终冲在一线,战斗在最前沿,主动参与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秉承“项目为王”理念,主动赴沪苏浙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收集有效信息20多条,协议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个,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部分已投产达效;强化包保镇村党组织交流联系,提供有效科普服务,发挥科技脱贫作用;举办社区科学规范和健康卫生知识讲座等科普活动,进网格进路段开展垃圾清扫、车辆规范停放、入户问卷调查、文明交通劝导等活动,助力小区品质提升。
协同联动更加紧密。加强与县直科普单位、各学(协)会及其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与周边县市区科协开展工作交流,常态化赴镇(街道)检查指导;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省科协主席韩军,省科协副主席王洵、艾鸿,市科协主席孙爱华、雷江升等省市领导多次来郎调研工作,对郎溪县科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指导性意见;集中走访科协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科协常委、科技工作者等,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期待新作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郎溪县科协第五届委员会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全县科技工作者,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实的工作举措,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美好郎溪建设新答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