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年度计划
索引号:
003251390/201804-00001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县发改委(县粮储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年度计划】郎溪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04-18 发布日期: 2018-04-18
索引号:
003251390/201804-00001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县发改委(县粮储局)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名称: 【年度计划】郎溪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04-18
发布日期: 2018-04-18
【年度计划】郎溪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18 00:00 来源:县发改委(县粮储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71223日在郎溪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郎溪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胡洪卫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1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按照1166”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向优总基调,着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全县呈现出经济稳步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预计(下同),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25.5亿元,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1元,增长9%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9户。制定实施12345”企业帮扶计划,集中开展“四送一服”等送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调整完善全县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大幅提高上市挂牌辅导期补助标准,华菱精工公司通过发行审核即将在主板上市,古南丰公司新三板挂牌工作已完成尽职调查。制定全县重点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扶持基金、企业转贷基金管理办法,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和撬动作用,实现股权融资9820万元,新增担保业务146笔、7亿元,其中政银担业务119笔、5.6亿元,新增税融通业务18笔、8150万元。两次动态调整县级涉企收费清单,退出涉企收费清单项目21项,62户企业直供电交易进入省电力交易中心平台,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

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8%,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乡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皖江工贸城入驻企业90余户;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村、镇电商服务网点100%覆盖,电商创业孵化园建成运营;大佛山养心谷、伍员山水农业公园、泰清茶蕴谷等旅游项目正式运营,观天下景区启动5A级景区创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增长20%

现代农业加速推进。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家庭农场86家、总数达1177家,新增合作社22家、总数达445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新增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机械化作业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组织2家。农业集约式适度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36.51万亩,土地流转率突破50%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项目工作成效明显。坚持目标责任导向,落实项目工作“六个一”机制和项目推进“四督四保”机制,遴选105个重点项目高位推进,谋划储备项目348个,总投资949亿元,完成项目编制文本234份。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获批财政扶持类项目137个,到位财政性资金8.5亿元。

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加速,郎溪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务院六部门公告目录审核,去筹目标有望实现。郎溪经济开发区新开工项目42个,新投产企业21户,实现税收6亿元,增长83%;十字经济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9个,新投产企业14户,实现税收1.2亿元,增长17%

(四)各项改革向前迈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梳理、再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减少至114项,精简率达71.9%,全县行政审批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3.22个工作日。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强化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推送和使用,逐步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和守信失信“红黑榜”。

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等高对接沪苏浙,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预估到年末引进内资15亿元项目110个,510亿元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8500万美元,增长7%。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进出口总额1.83亿美元,增长33%,新增实绩进出口企业8户。

(五)创新创业蓬勃活跃,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产学研合作得到深化。华菱精工、动力源科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验收,新涛光电、托新科技、万至达电机等7户企业挂牌成立教授工作站,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签约。全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22件。韩华建材、柏维力等10户企业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4户。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万方纺织等7家企业入库培育。整合各类资源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在郎溪经济开发区建立B工业创咖,在十字经济开发区建立汇智双创园,“双创”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六)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10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73.6%;全县主要河湖中10个国、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总体较好,水质功能达标率为70.7%,龙须湖水质达标率100%。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收储农作物秸秆约4.5万吨,秸秆收集面积18万亩。

“河长制”全面推行。出台县乡两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和相关工作制度,在全市率先完成“一河(湖、库)一策”实施方案技术审查与河长会议审批工作,启动全县水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河湖库圩岸线和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44家,关闭整顿涉河违法企业13户。制定新老郎川河水体达标整治方案,集中整治城区内河黑臭水体。

(七)补短板持续发力,民生福祉显著增加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大力实施城市建设1151”工程,市政道路体系进一步完善,钟桥河路(吉原路凤居路段)已经竣工,滨河东路(宁芜路亭子山路)及碧河路(吉原路桑园路、香山路茅岭路)即将竣工;绿化亮化项目顺利推进,涟漪河水系一期项目、郎川大道节点绿化工程已经完工;水系畅通项目逐步实施,城西排涝站改扩建、桥东圩排涝站加快实施;保障民生项目全部开工,公共配套项目进展迅速,妇幼保健所已经投用;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改造新增城市公交线路3条,110台环保“绿色”气电并联新能源车辆到位营运,城市公交客运车辆充电桩(站)建设即将招投标。

道路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实施了S214郎溪段改建、S202溧张路改建、建平大道至江苏S239连接线、定埠港口连接线、溧广高速凌笪出口至S202连接线、G235十字至七塔段建设、318国道郎溪县十字段改扩建及水毁修复、G318宣十线一级公路(郎溪段)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有序推进。

脱贫攻坚扎实开展。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为抓手,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财政扶贫资金投入5948.86万元,其中审批产业项目27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50.22万元。557个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2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村出列、户脱贫”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6亿元。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县老年公寓项目已完成主体和配套工程,即将进入装饰运营阶段。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狠抓教学教研质量提升,应届本科达线率和一本达线率均创历史新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处于全市前列;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城区学校容纳能力得到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加快发展,县中专学校成功升格为普通中专,2017年职教招生662人,在籍在校学生2480人。巩固完善基层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机制,启动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郎溪建设,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得到保障。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和法治郎溪创建工作,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全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17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二是要素资源供给压力和挑战犹存,投资后劲不足,缺少大项目支撑;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改革攻坚期各项政策措施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有待加强,工作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8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也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2018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县委总体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开启新时代美好郎溪建设新征程。

建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力争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完成市定节能减排任务。

三、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聚焦“三重一创”,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市级节能环保特种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培育认定工作。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培育亿元企业70户、10亿元企业3户。

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依托皖江工贸城,吸引国内外大型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谋划设立同城(县域)配送中心,筹备上马快递分拣中心。重视电商人才引进和培育,吸引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进驻,促进线下门点和农产品快速上线,全力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把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进观天下景区、伍员山旅游度假区、度假民宿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加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完成2个省级绿色增产示范片创建,建设专用品牌粮生产10万亩。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家庭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统一经营向组织化、社会化转变,力争新增家庭农场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社会化服务组织5家。科学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培优森林生态系统。抓好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项目建设,实施好第一联合圩下半部防洪续建工程,开工建设老郎川河城区段、新郎川河连接段防洪工程,开展新郎川河陈村段、南丰集镇段防洪工程等新建工程的前期工作。

(二)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帷翔电子、中信博新能源、隆运高分子、托新精密、正力纺织、金亿纺织、海达门控等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强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调度,加快推进G235十字至姚村段、S202凌笪集镇段,开工建设116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统筹推进新老郎川河流域综合治理、港口湾水库灌区郎溪片工程、一联圩钱浒排涝站等重点水利项目,加快建设220KV宗汉岭(十字)变。

促进消费需求升级。积极推动城市综合体建设和汽贸城、建材城、电商孵化园等专业市场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商品流通方式,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大力培育消费热点,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境外展示平台建设,完善外商投资服务机制,确保全年实现正增长。新增外贸出口实绩超千万美元企业1家。

(三)推动开放合作,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质量和水平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深入落实与溧阳、广德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开发区优化整合。全面启动临港园区建设,打造开放发展新平台。修订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动承接沪苏浙产业辐射,依托金属表面处理、热电联产、纺织印染等产业配套平台,定制化绘制招商目标图谱,实施全产业链招商。

(四)推进创新发展,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特种设备、纺织等行业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技术难题攻关,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肽生物院士工作站、动力源、华菱精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研发平台创新能力,支持新建一批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与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引才引智工作,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高校教育教学实践实训基地,新建教授工作站及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5个以上。继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户、培育入库5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专利授权量140件以上。切实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一步提升在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

加快“双创”平台建设。加大B工业创咖、汇智双创园等平台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功能,为招引科技企业和促进大众创新创业发挥积极作用。

(五)推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加快主城区建设。谋划启动实施城市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44.39亿元。精心组织实施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静雅新苑二期、惟和小区二期、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清和苑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项目,持续开展开展老城区雨污水管网分流整治、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大岩河水系整治、涟漪河水系整治等城市水环境治理,加快实施胥河路东延伸段、天子湖路延伸段、经一路(胥河路至天子湖路)、妙泉路(香山路至建平大道)、钟桥河路(茅岭路至建平大道)、书香丽景东侧支路(中港路至伍员路)、碧河路(亭子山路至香山路)、中港西路改造(吉原路至凤飞路)等路网建设,倾心打造好梧桐湖公园、15条城市道路绿化、滨河东路沿河绿化景观工程、郎川大道夜景照明、老郎川河两岸景观绿化亮化等城市景观。加快城市品质提升,增强集聚承载能力。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序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覆盖范围,提高城镇化质量。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发展带动作用,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按照“村镇+产业”等要素兼备标准,加快特色小镇培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巩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果,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扎实开展“三变”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实施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行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围绕“山、水、田、林”自然要素,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塑造差异化的村庄风貌。

(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创“四最”营商环境为目标,学习借鉴江浙地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先进经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工商注册登记全流程电子化,项目审批线上办理,加快项目准入速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三个清单”制度,有序试行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真正为项目减负、为企业松绑。强化涉企中介服务监管,向中介服务要时间,向中介服务要服务。加快推进政务诚信、个人诚信、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推动信用信息在更广范围应用。

(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等重点工程。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抓好耕地质量提升与科学施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新增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市级示范点10个。扎实推进节能减碳,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调控,开展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主动化解过剩产能,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八)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

巩固提升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质量,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促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完成年度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继续以深入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大民生资金投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做好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城区学校扩容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县域医共体试点,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矛盾,支持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加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保障标准,巩固完善城乡医疗和临时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高质量运营老年公寓,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预案和细则,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塑造郎溪文化品牌,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和“法治郎溪”、“平安郎溪”建设,加快推进综治中心“国标化”建设和县大调解中心建设,推广“七大调解法”,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狠抓安全生产企业主体、部门监管、政府领导责任的落实,牢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郎溪而努力奋斗!

杏彩体育全站